信仰的力量--- 3.15日晨会

发布者:学生处发布时间:2021-03-24浏览次数:1551

敬爱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大家早上好!

陶:我是校团委副书记,高二(6)班陶君函。

刘:我是校团委委员,高一(5)班刘若萱。


陶: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为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化对党百年奋斗史的认识,主动践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南外学子在寒假期间开展寻访“红色足迹”、讲好“红色故事”撰写“红色体会”等多项社会实践活动。

刘:习近平总书记说:“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回望党在过去百年中的风风雨雨,无数为真理、为自由勇敢献身的革命英烈令人敬佩,也让今天的我们受益匪浅。在南京寻访“红色足迹”、讲好“红色故事”,我们可能首先会想到雨花台烈士陵园。自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约有近十万的共产党人、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革命志士、爱国人士在雨花台被杀害,壮烈牺牲。

陶:他们为国捐躯、矢志不渝,在反动派的威逼利诱下慷慨赴义,为的就是他们心中的共产主义信仰。下面请听来自初二(9)班的潘柔冰同学的演讲:“信仰的力量”掌声欢迎!


信仰的力量


初二(9)班潘柔冰

古都南京城区的南面,有一处新中国规模最大的纪念性陵园,整个陵园苍松似海、翠竹成林。它就是雨花台烈士陵园。在陵园序厅入口处,有五个鲜红大字——“信仰的力量”,它们镌刻在大厅正中屏风上,格外醒目。

当你走进展厅,光线立刻变得深沉了。那里,图像、文字、实物,一件件陈列着;邓中夏、恽代英、邓演达……一个个英雄的名字如雷贯耳。烈士们的豪言壮语,一声声如波涛翻滚、振聋发聩, 在“豺狼满道路”的时代,他们“我行适我素”,只为了心中那永不改变的共产主义信仰。

牺牲时年仅16岁的袁咨桐,是年龄最小的雨花英烈。他是贵州人,1929年来到南京晓庄师范读书,加入共青团积极宣传革命思想,参加了声援工人反帝斗争的示威游行,1930年8月被捕。他在狱中给二哥写信:“我们有着不同的处境,有人在忍辱顺受,有人在观望徘徊,有人在勇往直前!”最终16岁的袁咨桐,走上刑场,他用实际行动回答了什么是信仰。

雨花英烈中,最知名的当属党的早期领导人恽代英。他1930年5月被捕,但他宁死也要保住党的秘密,忍受酷刑,最终壮烈牺牲!正如雨花英烈周文雍所称赞的那样:“头可断,肢可折,革命精神不可灭。”

雨花英烈用生命阐释了共产党人在义和利面前的人生抉择。高文华是江苏无锡人,1925年高文华的父亲替他在胶济铁路线上找了一份月薪60块大洋的工作。高文华给父亲回信:“我是一个革命者,怎能受钱的牵动呢?就是有600、6000块大洋一月的事,我都不会做的。”“我只做能让天下千千万万受苦的人,都能吃饱穿暖的工作。”

雨花英烈郭纲琳,生于江苏句容一个大户之家。1929年她考入上海公学,加入中国左翼文学研究会,积极探求革命真理。1934年1月因叛徒告密,郭纲琳不幸被捕入狱,她拒绝在悔过书上签字。面对死亡,郭纲琳怒斥敌人:“我,一个手无寸铁的女子,凭了党给我的教育,把你们的一切阴谋诡计打得粉碎,最后胜利者是我……”那年,郭纲琳年仅27岁。

在雨花台烈士纪念馆中,共展出1519位烈士史料以及1100多件革命文物。留下这些遗物的烈士们不为名,不为利,只为了心中的理想!他们鼓舞着新时代的人们,挺起精神脊梁,坚持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信念,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那样“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

革命英烈的信仰之光,如同永不陨落的星辰,照亮了夜空,照亮了神州大地,照亮了中华民族伟大的复兴之路!

谢谢大家!

陶:感谢潘柔冰同学的精彩发言!是啊,这里的每一块岩石都浸透了烈士的鲜血,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沉睡着英雄的忠魂。无数优秀的革命战士,为了中华民族的解放,英勇战斗,前赴后继。他们用生命和信仰,为华夏大地开启了新的篇章。这鼓舞着新时代的人们挺起精神脊梁,坚信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信念。我们追忆先辈的英勇,我们继承先辈的遗志。

刘: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正心怀梦想、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梦砥砺奔跑,谱写着壮丽的青春之歌!长江两岸、绿意盎然;华夏九州,大好河山;新时代的奋斗者在不断奔跑中建设着美好家园!下面有请高一(8)班吴宸桉给我们带来在春节游长江洲岛的感受——《看大江大河奔涌的方向。掌声欢迎:


看大江大河奔涌的方向

高一(8)班吴宸桉

老师们同学们,大家好,很荣幸能在今天与大家分享我的所见所感,分享我赴过的祖国一条大江大河的邀约。

春节期间,我专程去了极富盛名的南京八卦洲洲头江滩,真正体会到勇立潮头的豪迈和祖国大好河山的壮丽。

八卦洲是位于长江南京段的一个岛屿。绕行高大的灯塔拾级而下,就是洲头江滩。

抬头看去,天空高远,江面一望无际,唯见南京长江大桥的雄姿屹立江上,见证南京五十年的建设成就,陪伴万年江水永远奔向前。南京长江大桥建于60年代,它开辟了中国人民依靠自己的力量建设大型桥梁的新纪元。江面开阔,水流湍急,即使是最窄的河道也有一千余米早在1930年,聘请来考察的美国桥梁专家华达尔便得出“不易建桥”的结论。然而,一切的艰难险阻都在先辈们的智慧、技巧和辛勤面前默默败下阵来。从1960年正式开工到1968年全面建成,虽然经历了中苏关系恶化和经济因灾害滞涨,但是党中央几经思考还是做出了不停工的重要决定,建设者们更是拼尽全力保质保量地在汹涌如野兽的水流上施工,终是让这座庞然大物飞跨在了江面之上。听说过铆钉的故事吗?要想整座大桥的钢梁完整坚固,总共需要一百五十多万颗铆钉。当年,大桥的建设人员们想出一个点子,他们把一千多摄氏度烧红的铆钉迅速填入钉孔,不留一丝空隙。以秒为单位计时,否则功亏一篑,工人们在这里汗流浃背,群策群力,就是这样建了一座钢筋铁骨的巨人。而至今,这些铆钉都未有一丝松动,一如长江大桥建设者们崇高的工匠精神,他们义不容辞地担着肩上的责任,拧成一股绳,给祖国披荆斩棘的前进献上坚实的力量。

江面异常开阔,江滩北侧夹江北岸的工业区若隐若现,诉说着时代的发展和这座城市的勃勃生机。遥望正在飞速建设的江北新区,2017年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复同意江北新区发展总体规划以来,它正顺着时代的潮流不断前进,展望未来,它将在创新驱动战略的推动下成为全国重要的科技创新基地,并打造为生态宜居的新兴城区。而这,是进一步贯彻党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的重要体现。

伫立潮头,江面西望,满目江水迎面而来身在其中,竟然有些恍惚,感觉自己很渺小,似是这大江大河中的一滴水,又感觉自己很伟岸,竟然可以劈开潮水,迎接风浪。二水中分,江水在礁石边激起漩涡,翻滚后继续东去。近看礁石,把水力的侵蚀钝化为有序的江面,并与江水相偎相依。江上轮船或轻松顺游而下,或奋力溯流而上,它们在水流中驶过,装载的都是梦想和希望。

先贤们为长江赋予了很多感慨,有“共饮长江水”的思念,有“大江东去,浪淘尽”的豪迈,有“不尽长江滚滚来”的悲悯,更有“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的自信。而我,或是滩头的礁石,为了江水的舒缓而安静相守,或是江面上航行的船只,奔向大江大河的远方。

华夏九州,大好河山。祖国的大江大河生生不息,滋养着她的人民,亿万人民也正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奋力拼搏,为祖国的繁荣富强不断增光添彩。生逢当下日新月异的美好新时代,我将砥砺前行!

谢谢大家。

陶:我们从吴宸桉同学的演讲中,听到了满满的自豪感和青年一代为祖国的繁荣富强不断增光添彩的奋斗豪情!

刘:斗转星移,沧海桑田,红色精神始终璀璨、依旧青春!“我还是从前那个少年,初心从未改变,百年只不过是考验,美好生活目标不断实现”。

陶: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终将在广大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

刘:风华正茂的我们,一定要刻苦奋斗、砥砺前行,承担起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立足新时代、奋力新作为,为祖国更加灿烂美好的明天,贡献自己的力量!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