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毕业生大学申请感言(四)

发布者:cdillon发布时间:2017-04-20浏览次数:1192

  

                   中加三年

   威尼斯欢乐娱人城3328中加国际高中2017届毕业生:惠志鹏

2016-2017学年 中加学生会主席

录取院校:美国伦斯勒理工学院

  

  

    

  

  其实初中的时候我的英语成绩是比较差的,这个在我中考的时候为我的升学方面造成了很大的阻碍。我初中时是在南外本部,自然高中继续冲击本部,但是因为与分数线几分之差的原因,后来进入了南外中加班进行学习。其实很多同学刚进入中加班后会面临一个很大的问题:我不知道该怎么学了。

  

  相比与普通国内高中的学习以及分数结算方式,国际班的同学们的分数上是有着本质的区别的。例如,学生平时的出勤,quiz(小测验),test(考试),exam(期中期末考试),作业等等。这些东西都是会算入最终成绩,也就是大家常说的GPA。对于国外大学来说,GPA的分数是非常看中的。GPA90分以下和以上就算是天壤之别。所以,很多同学刚进入学校后不是非常注意自己的平时表现和成绩,导致期末收到成绩后常常出现大吃一惊的表情。

  

  第一点,南外中加的课程是引进于加拿大BC省的标准课程,是与国外直接接轨。所以学生的成绩相比于普通高中可信度更高,也更容易申请到加拿大的一流大学。

  

  第二点,教师的授课方式。国际高中的老师不同于国内老师。开放的学习氛围导致他们不会盯着你的学习,也不会经常性的找你谈话。那么学生们就难以感受到压力和来自于老师的督促,故而容易放松警惕,造成成绩的直线下滑。国外的习惯是不会把个人成绩告知他人,所以平时家长不容易得知孩子的成绩,也会出现报喜不报忧的窘境。在国际版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严于律己,把老师的任务完成再娱乐。

  

  第三点,团队合作。国内的作业大多数属于个人完成,无需他人帮忙。而每个学期,外教都会布置几个Project(项目)需要小组合作完成, 并给一个due date(截至日期)。这个是很有意思并且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以及领导能力。对于大学来说,大学是非常看重这方面的。因为他们希望看到独立于学习以外后,一个人的个人素质和能力。这些都是在这种project中体现出来的。

  

  第四点,社团(Club)。社团是国际高中的特色。学生自由根据兴趣爱好去组织社团并且参与课外活动。例如我在高中三年担任了骑行社,视频制作社,校报社,模联社的社长。这些社团丰富学生在课外的时间,并且自发的进行训练。

  

  第五点,考试。中加的考试我在之前谈过,成绩是非常重要的。当然,这个与去的国家有关系。打个比方,如果孩子是准备高三前往加拿大的话,那么他们就需要特别注意高三的成绩,均分要达到90分以上是好的大学的门槛。对于去美国的同学来说,从初三到高三的成绩都是非常重要的。这些成绩意味着大学是否愿意接收你。当然,一次考试没考好其实不是非常要紧,接下来的考试认真并把分数冲上来是可以弥补之前的过失的。这也是这样的分数结算中比较好的一方面。

  

在国际班的学习鸡汤

  

可能过去初中的时候,孩子们学习数理化上与别的同学有些差距。甚至会出现偏科的情况,以至于成绩报喜不报忧的下滑。这时候,孩子的解释可能是我基础不行,比不过别的学生,他们都在外面补课等等。但进入中加后,这种问题不可能发生。一来是外面的教育机构极少能与中加的教育模式接轨,他们无法教授这种全英文式教学。二来是,我就问一句了,现在大家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学习新的课程,新的内容,都是过去大家从未接触的东西,那么你凭什么会再次输在起跑线上?在国际班,只需要记住一点,敢拼,敢努力,自律不被他人所影响,终究会有非常完美的结果。

  

标化考试的准备

  

  接下来准备谈谈标化考试的准备。

  我先说下去加拿大的同学们所需的准备。这些同学需要准备雅思成绩,基本是在高一就开始上课学习,并进行预先的考试。同学们需要熟悉考试内容以及流程,这样后面不容易紧张或者慌乱。那么最好的时光自然是在高二期间把成绩考出来,冲击到7以及7.5分的样子。这种情况下,申请大学自然万事无忧了。因为高三学校的学习以及考试会很多,造成学习很忙。如果这个时候依然有着雅思的负担的话,对于申请来说很痛苦,也很难拿得出一个不错的成绩。

  然后便是去美国的同学所需准备的内容。我在高一刚入学时就定下来准备去美国。那么相比于加拿大,我的申请路就难了许多。首先是托福成绩,这个如同雅思一般,需要在高二期间把成绩考出来。托福成绩如同大学的敲门砖一般,达到一定的标准,国外大学才会真正的正视你。紧接着,就是ACT或者SAT成绩。这个简单来说就是美国的高考。类似于我,我就是考的ACT。当然,对于SAT来说,ACT相对容易一些。最后是SAT2。SAT2中包含着数学,物理,化学,历史等等。

  

标化考试,GPA,活动(三者关系)

  

  说实话,这三者之间的平衡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一般来说,最好的自然是标化考试以及活动的准备充分。标化考试所需要的精力消耗是最大的,需要学生把时间抽出来背诵单词,锻炼听力口语,经常写作。这样最终才会有个不错的成绩。这是需要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不是说一口吃成个胖子就能解决事情的。往往不少优秀学生,包括我的同学。他们的标化成绩大多数需要一年的学习训练,在第二年甚至是第三年才能拿得出最终的优秀标化成绩。所以说标化考试希望能放在第一位。紧接着是GPA,这个是地位仅仅略低于标化考试的玩意儿。历界以来出现过很多标化成绩很高,但依然被拒了。为什么?就是因为这些同学把平时学习时间放弃了去搞标化,结果自己的均分六七十分,完全不够大学的门槛,才导致最终无法进入好的大学。例如我在高三,均分第一学期92,第二学期94。这样的均分是非常满足于大学要求,也就是招生官看到一个学生在课内是非常优秀并完成个人的功课作业的。

  

  最后是活动,活动是一个比较容易去解决的事情。因为国内大大小小的美式辩论赛,商赛,运动比赛都是学生履历上浓墨重彩的一笔。易于报名,易于参加。但是我的看法是,一定要参加有含金量,且有一定知名度的比赛。why?我拿商赛举个例子。有很多孩子跟父母说,我要去参加什么什么商赛,在深圳或者是上海举行。往往很多商赛都是水分很多的。一些企业举办这种比赛,租用酒店的场地几天,给学生舒适的住宿环境,午餐全自助,晚饭后还有表演看,最后拿奖几乎人人都有,各种类型奖项层出不穷。这样的商赛我是不建议参加的。不仅需要支付高昂的参赛费用,7000到14000不等,而且这样的商赛没有认证度。也就是你写上履历后大学都不知道你到底在说的什么比赛,比赛内容是什么,有没有锻炼的意义。所以,活动方面,我比较推荐几个类型:学术性比赛(数理化竞赛,学者杯,辩论等),还有就是运动类的(足球,篮球,龙舟,羽毛球比赛等)。这个地方我插一句,南京市市级比赛其实不是很多,这里就体现出国际班的优势了。社长经常会拉上别的学校社团,组成校际联赛。这样子不仅有一定规模,也利于文书履历写作等。

  

个人亮点

  

  这个方面其实我还算小有心得,因为当时我在准备ACT以及托福时还是比较仓促的,导致我最后的分数其实并不是很高,算是一个中等的情况。所以,这种情况逼迫着我在申请方面花了很大的精力。首先,我的活动准备是非常充分的。

  

  校内,我高二是中加副主席,高三斩获了中加学生会主席的位置。同时,我是多个社团的社长,并主动在周末组织活动。学校有视频作业,大家不会做怎么办?我直接创办了一个视频制作社,教大家使用软件制作。学生打印需要到校外打印,麻烦且收费高昂。作为主席的我直接提议并设置了中加免费打印机。同时,我在高一高二期间,参加龙舟社比赛,获得了秦淮区龙舟大赛三等奖。这些都是独立于平时课堂之外,你要像招生官所展示的内容。包括记得高一时,学校有个science fair的项目。这个项目在西方教育中是非常常见的。实验要求你发现一个问题,然后提出问题,再自行设计实验最终得出结果。当时我们组以满分斩获全校第一的位置的。首先,你的小组队员随机组成。这个就是非常大的考验了。与不同的人进行合作是需要磨合以及熟悉的。

  

  接下来谈谈校外,校外期间我带队中加的队伍参加在北京举办的哈佛模联。注意一点,作为领队的学生是大学特别喜欢的。领导人的位置不是人人都可以做的。亲和力,沟通能力,遇到问题的处变不惊,解决能力。包括你的决策是决定者团队前进方向的。那就是为什么一个人leadership,领导力是极其极其重要,突出的。同时,还有滑铁卢数学竞赛,sunset数学竞赛等等。

  

  同时,我在暑假期间也干了一段时间学生兼职,也就是打工。其实,兼职这种事情大家对他褒贬不一。毕竟有的家长认为,学生时期,应该把时间和精力放在学习上,不要做别的事情。而我的看法是,有着工作经验的学生,会成熟的快得多,这是一种人生难得,甚至是可贵的经验。

  

  首先,外教在活动方面很希望学生能有过兼职的经验以及这方面的履历。我记得之前去兼职的时候嘛,只有高中的学历,所以这方面很吃亏。送过外卖,当过打字员,也进过新街口的餐厅当过服务员。当你第一次发现,我干了一个多小时才拿15,20块钱的时候,才能体会到金钱的来之不易。我记得刚下班那会儿有种喝奶茶都奢侈的感觉,当然有点夸张。但是一杯奶茶一个汉堡就抵得上你一个下午的工资的时候,这个就不是很夸张了。这也就是为什么西方教育中,家长要求孩子去修剪草坪啊,洗碟子啊然后付薪水是一个道理。只有工作了,学生才能正儿八经的体会到,我手中的五块钱也好,一百块也罢,到底是怎么来的,又是怎么被花出去的。你花钱的时候,到底有没有愧疚感,这钱你花的值不值。当然,兼职不是目的,从中学习的东西才是你的目的。

  

  最后的亮点应该是你的志愿者时间。人不能仅仅为自己而活,要为社会作出一定的贡献,这些贡献可大可小。校外的话,可以去书店做义工,收拾书本,整理货架。还有的去地铁站当志愿者,查乘客是否翻越栅栏不买票等等。我在校内挑了两个最重要的志愿者去做了。第一个是夏令营。中加的新生在秋季入学前会有一个夏季夏令营,为期两周左右。目的是帮助学生更快了解中加,熟悉中加的教育模式。这期间我担任着摄影,教学指导,以及闭幕式总策划的职务。同时,南外特色小朱说校园,也就是一个校园栏目,每两周播出视频全校人收看。我曾做过三期的后期视频制作。你要知道,你的作品让全校三四千人收看是非常具有成就感的事情。

  

  也就是这些,我让招生官看到了一个全新,全面,全能的我。才有被大学录取的可能。

  

个人对未来的期望以及高中回顾

  

  总的来说,在我这个阶段,我还是非常憧憬于大学的生活的,毕竟能出国看看,人的眼界是大有不同的。我不仅仅希望学习知识,更多的是了解美国的文化,运行模式,思考方式。这些才是促进自己进步的源泉。对于高中生活,我的想法真的很简单。敢拼,敢熬,不要怕。记得有部港片《激战》里面张家辉说的:“怕,你就会输一辈子。” 永远不要让学习成为自己的阴影。初三没考上本部时我颓废了,但是人不能放弃,一旦放弃第一次,那就有第二次,第三次。无论什么时候都没有最后一刻。记得刚上高一,我英语底子差,有时候老师上课讲的我听不懂,课后就要自己补。当时高一天天熬夜,晚上一两点睡了,早上五点多就起床了,才把考试考出了成绩。我高二生物不好,就经常缠着我们老师问问题,后来老师表示,你再问的话你这作业我不用改了,我给你满分算了,你全按照我的套路来我咋扣分。或许有些人认为,中考没考好,我人生完蛋了,高考没考好,人生完蛋了。班主任总喜欢灌输这样的观点。但套用美国精神,我想送给在座的家长几句话。无论什么时候,只要你愿意努力,真的都不算晚,都会心想事成。“交友圈子缩小,收心,定下计划,努力,一年之后,你想有的都会有的。一年不够?那么三年,总归是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