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追求卓越”的梦想之路上
高三“修行”的日子
2010届高三毕业生 马旻杰
我是南外2010届毕业生马旻杰,即将赴德国海德堡大学学习。
又到了新学期开始的时候。我想起了,六年前我初一刚开学参加了年级组的一个朗诵比赛,当时选的是初中第一篇课文《在山的那边》,不知道现在这篇文章是不是还留在课本里。我还记得结尾的一句话是“在这座山的那边,就是海!是一个全新的世界,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
我也想起了,去年高三的开学。在即将做出最后决定的日子里,我耳边总是响起那篇课文里的语句。像文中的主人公一样,我心中也期待这样着一个“全新的世界”。我希望在我度过宝贵大学时光的地方,我可以静心学术,趁年轻学得更多的本领;可以有丰富多彩的经历,把自己锻炼成一个“更好的自己”。于是我选择了出国留学,即使我明白它可能意味着更多的付出。
根据德国大学的要求,我必须参加2010年高考。在这里,我就特别想说说我和我的老师同学们备战高考的故事。
数学之友和历史考纲、语文加试研习课和晚自习。这等等等等的一切组成了我们那几个月的生活。即使疲劳到音乐欣赏时趴两分钟就能睡着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所有的高考生都在努力,都在坚持。
成绩不是没有波动,人也不是没有瓶颈期。不是没有过面对着题目发怵,也不是没有在老师严厉的批评后觉得自己一塌糊涂没有希望。但是我和所有的高考生一样,还在努力,还在坚持。
曾经拥挤的教室变得空荡荡的;曾经的好朋友去准备考试而不能来学校看你;走过高一洋溢欢声笑语的走廊,我才深深地体会到什么叫做“乐景衬哀情”。怎么可能不孤单?
但是我们并不孤单。全年级留下来的学生都是“自己人”,互相帮助,一起奋斗,人跟人之间有着一种的纯净美好的“战友情怀”。课堂节奏虽然紧张,氛围却也因人少变得亲切;老师们总是隔三岔五买东西给我们补充营养;班主任杨老师每天陪我们一起上晚自习到九点;石老师陆老师主动双休日来学校帮我们补课。真的真的发自内心地向所有帮助过我们的老师说一句“谢谢”!
“追求卓越,做最好的自己”今天晨会的主题和每个高考生的追求是这样相似。高三教室里有一句标语叫“高考是一次修行”。我想,高考这段为了目标心无旁骛的日子给人留下的纪念绝不应该仅仅是成绩单上的一纸分数而已。
最后衷心地祝愿所有人在新学期里都能够愉快而有所收获!
谢谢大家!
金牌背后的故事
高二(1)班 陈实
今年暑假,我参加了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并获得了全国第七、南京第一的好成绩,如愿拿到了国家金牌,还因此被保送至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今天,我想与大家分享一下这块金牌背后的故事。
小学的时候,我在计算机编程上就有着不错的表现,那时候学得很轻松,觉得挺好玩的。进入南外后,看到许多学长都在全国信息学竞赛中摘金夺银,并都进入了全国一流的大学,那时我便下定决心,一定要在信息学竞赛中闯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开始的时候,一切都很顺利。初一我以满分的成绩拿到省一等奖,初二进入省集训队,并在第三轮省队选拔赛(30进10)的比赛中拿到了全省第13名的成绩,这在当时已经是前无古人的成绩了。就在我自信心迅速膨胀,认为自己定会轻松的走下去的时候,在初三,我遭受到了一次沉重的打击。
还是在省队选拔赛第三轮30进10的选拔中,考前自信满满的我并没有选择停课,但是在考试中,我由于第一试的发挥失常,最终排名第11,尴尬的又一次被挡在前10之外。而与此同时,比我高一届的吴尚同学和比我低一届的贾志鹏同学都顺利的进入了省前十。一时之间,我很迷茫,不知道接下去该怎么办……
在这里,我要感谢我初中的班主任乔兰老师、我初中的数学老师余晓敏老师、以及现在已经进入北京大学元培学院的吕伟聪学长,是他们在我最迷茫的时候,重又给我树立了信心,并鼓励我继续努力下去,不要放弃,因为他们相信我的实力。
在他们的开导下,我逐渐从失望的阴影中走了出来,并认真的对自己进行了一次分析,发现了自己的一些问题,同时制定了一份新的学习计划。
初三一个暑假,我看完了近两百篇国家集训队论文,这些论文都是过去国家集训队的选手选取的一些典型的试题,难度是相当大的,有一些难度较大的论文,我甚至要看上两三遍才能大致领悟其中的精华,可以说这些论文我是一篇篇啃下来的,但是这样也让我有了较为充足的知识储备。高一上半学期一直到第三轮省队选拔赛之前,我用课余时间做了许多道题目,提高了自己的做题量。这一次,我以全省第二的成绩,顺利通过了第三轮省队选拔赛,这一次的成功可以说让我彻底从初三的失利中走了出来。
在今年暑假赴烟台参加全国竞赛之前,我进行了一次突击训练,做了许多国内外大赛近五年的试题。短短的一个月时间内,我一共完成了100多道题目。(要知道,一场信息学竞赛是5个小时3道题目)那段时间,我每天早上坐在计算机前从8点一直忙到12点,完成一套试题,匆匆吃完午饭后,下午1点又开始做新的一套试题,一天8小时以上的大强度训练让人筋疲力尽,正是这样的训练,让我的实力又有了一次大幅度的提高。
最终,我凭借着过人的实力以及正确的考场策略,拿到了这枚梦寐以求的国家金牌。
现在,我已被保送至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听说那里是个高手如林的地方,所以在接下来的两年中,我会以学校的课程为主,为将来的大学学习打好基础,希望我在大学中也能像现在这样,做一个最好的自己。
在我眼里,"追求卓越"就是有一个较高的目标,并为之不断努力。我希望南外每一位同学都能心中有梦,并最终都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舞台,不只在课堂、竞赛
高二(4)班 徐晟嘉
对于很多初中和刚步入高一的同学来说,前面两位学长在学业的漫漫长路上的奋斗史,和他们取得的耀眼的成绩确实非常振奋人心,但惊叹之余多少可能会感觉有些望尘莫及。毕竟自己并没有他们那么聪明,也没有什么出类拔萃的特长。但是我想说,在南外的校园里,你的舞台远远不局限于学科竞赛,有太多的舞台等待着你去放光发热,我们南外人追求卓越的性格可以无处不在,只要你愿意。也许我的经历会给你一点启发。
要说高一一年,最难忘的什么,我想就是创建起“绿色起义”这个社团吧。很难想象一年前,这还只是几个人的设想,还只是几张白纸上不成熟的计划,然而,今天她已是一个汇集了高中上百人的集体。还记得最初周六坐在学校操场的小木桌旁,和几位负责人各抒己见,开始起草这个社团的方方面面,从标志到队服,从成员管理到活动安排。可以说之前的我们没有任何经验,有的只是希望能够办好一项长期的社会活动,以自己的力量去做些什么。
之后我们便从本年级开始招募成员,用的是最土的方法--贴传单。本以为"环保"这个主题不够吸引眼球,然而出乎我们意料的是,每班都有许多同学报名,让初来乍到的我们甚至感到有些受宠若惊。第一次的招募十分成功,成员名单打下来竟占了几页纸,看着这么多熟悉的、不熟悉的名字,竟有了一种沉甸甸的感觉:每一个同学都是抱着对我们的信任与期待加入社团的,我们要怎样才能不辜负这些期待呢?我们一直都在思考。
现在回想,招募社员时的忙碌相比起社团真正运转起来所遇到的各种困难真的算不了什么。必须承认,环保本来就算不上一件有意思的事,所以要开展活动让那么多的成员有机会能够真正参与其中就更加不容易了。我们记得不得有多少个活动方案被提出又被打回,原因或是太老套、缺少创意,或是太形式主义、缺少价值,亦或是想法太过天真,不易操作……可是我们从来没有放弃去努力寻找最完美的活动方案,虽然我们深知一个社团刚开始想要活动办得十全十美并不现实,但我们还是不愿作罢,尽我们所能让活动方案再完善一点点,再有趣一点点,因为我们不想让自己也不想让参加的活动的同学留下太多的遗憾,我们“贪婪”地希望着能把这个社团做到最好。
于是紫金山上、各个社区里出现了绿色宣讲员的身影;于是往日贺卡高峰期中没有了堆积如山的贺卡,取而代之的是满校园画着笑脸、系着丝带的水果;于是有了环保DV制作时,同学自编剧本并在校园的小角落里卖力地表演;于是出现了旧书交流会上,各种书籍整整摆了十来张桌子,沉睡已久的旧书在他人手上又有了新的价值……一直以来,我们都努力把最好的带给大家,让绿色的浪潮感染更多的人。
也许有人不明白,这样做值得吗?干吗要追求完美呢,那不是很累吗?我不可否认,想要把一件事情做好、再做得更好肯定会很累,但是这过程中也有他人所无法体会的乐趣和感动:一首不知修改了多少次社团队歌,一件不知道付出多少心血的队服,一次次活动策划时反复的征求改进意见,和每一次十二点十分的负责人会议,他们,大多都会准时在约定地点集合,不需要过多的督促。我们在为这个社团付出时间精力的同时,也在收获着成长和进步,还有无法言喻的快乐。人们往往不是从生活中、工作中去寻找乐趣,而是等待乐趣,他们以为自己结婚、找到好工作、买下房子或者取得某种胜利后,就会快乐起来。他们不理解快乐其实就在付出中,就在平凡的过程中。 任何伟大的工程都始于一砖一瓦的堆积,任何耀眼的成功也都是从一跬一步中开始的。这一砖一瓦、一跬一步的累积,都需要我们以尽职尽责的精神去一点一滴地完成它。 不管是管理一个社团,还是学习一门技艺,我们都可以用追求卓越的精神将他们做的最好,创造出属于我们自己的舞台。
最后,想以歌德的一句话结尾:“无论大事还是小事,只要是认为办得到的,就坚定地去办,做到最好,这就是性格。”
谢谢大家!